欧宝下载:每道菜线成熟吗?揭秘航空餐如何炼成
发布时间:2024-03-17 07:36:56 来源:欧宝链接 作者:欧宝体育竞猜网首页

  温州网讯 国庆节期间,很多市民和家人一起坐飞机外出旅游,旅客在不同的航空公司会遇上不同的航空餐,有的是牛肉炒面,有的是鸡肉米饭。或许有旅客觉得可供选择的品种不多,有时还吃不饱……

  那么,当你在空中吃着一份热腾腾的航空餐时,有无想到这些饭菜是怎样做出来的?为何没有豆制品?今天,记者带你走进温州机场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,亲身感受一下一份航空餐是如何烹制出来的。

  9月26日上午8时许,28岁的林式崇正在确定航空餐单,他是温州本地人,已在温州机场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了6年,熟悉航空餐生产的每个流程和细节。

  车间大门口,安保人员用探测器对进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全身检查后,过了第一道保护措施后,工作人员更换工作服:换上白大褂,戴上头套、口罩,穿上胶鞋……而女性员工,还需要细心地把头发和耳朵全包裹在头套里。这一身装扮,感觉像进入了手术准备室。工作人员再次被检查,才算通过了第二道防护。来到生产车间入口处,为避免房门关闭不严,每扇门下还被钉上大型塑料板增加弹性。

  进入车间大门,首先要经过一个大约5米长、1米宽的淋风间,在这里淋风15秒,把人身上携带的头发或皮屑等物质吹落;出了淋风间,还要通过一个约3平方米的消毒池,鞋子经过消毒后,才能进入生产车间。

  在生产车间的第一个房间内,工作人员正把采购来的各种原材料所有的纸质外包装拆开,装在塑料筐放入冷库保存。不一样的颜色的筐用来存放不同的食材,比如,蓝色的存放蔬菜,白色的存放水果等。临时要用的蔬菜,放入室温5℃的冷库;需较长时间保存的肉类或鱼类等,存放在-18℃的冷库中。

  航空餐生产是流水线式工作。在蔬菜间,工人正在清洗胡萝卜、西兰花等,蔬菜经清洗后,打包并标上时间精确到分的清洗日期,放入一侧的冷库,厨师则从冷库的另一端将蔬菜取出烹煮;肉类粗加工车间,师傅要切割鸡块了,厨师长张海波把橱柜上的锁打开,里面一把把上锁的菜刀和水果刀赫然在目。

  师傅拿出各自的小钥匙,将属于自身个人的那把刀上的锁打开,取刀切割鸡块。每把菜刀的刀面上都有编号,类似“温州机场72号”这样的钢印。生鸡块切割好后,也被存放在冷库中,由冷库另一端的厨师取出烹饪。

  厨师长说,厨房里的刀具管理很严格,每天下班时,他会查看每把菜刀的使用情况,并统一上锁。

  2013年以来,每家航空公司的菜单各不相同,一般都是机场航空食品公司月底与各家航空公司沟通,确定下月的餐饮种类、价格和数量。头等舱每份餐饮的成本一般在30元~85元,经济舱餐饮则在十几元到三十几元不等。

  厨房里,厨师正在烹饪红烧鸡块和肉末茄子,每道菜都要熟透,并非外界流传的炒到8成熟。菜做好后被放入大型不锈钢餐盘,工作人员拿着电子温度计抽样检测。按规定,菜肴中心温度不能低于85摄氏度,时间持续15秒。只见工作人员将温度计插入麻辣牛百叶中,温度表显示86摄氏度,15秒后再换另一个菜肴检测。

  随后,工作人员将这些菜肴推送到5摄氏度的冷库里,须在4小时内迅速降温到0~5摄氏度以利杀菌。冷却后,工作人员再将这些饭菜分配打包:每份航空餐为240克,其中米饭等主食120克、蔬菜30克、主菜加汤汁90克。

  饭菜从5摄氏度的冷库取出后,工作人员须在饭菜温度恢复到室温之前,将之包装并贴上标签再放回冷库。林式崇说,这里所有的饭菜都要经过速冻处理,这是航空餐最特殊的地方。等航班起飞前,这些饭菜被送上飞机,再经过加热后,送到乘客手中。

  在航空餐里,几乎不配置豆制品和带刺的鱼块等。不配置豆制品,是为避免肠胃不好的乘客给相对封闭的机舱空气带来“污染”;不放带刺鱼块是防止在空中发生鱼刺扎喉等意外。

  根据航空公司规定,一个航班上大约有8名工作人员,为了飞行安全,规定机长和机组其他成员不能吃同样的食品。因此,食品公司也会采取比较特殊的模式制作机组航空餐,一般他们都是按照“1+7”的模式进行配备,就是一份机长餐加7份机组餐;如果是双机长制,他们就会按照“1+1+6”的模式进行配置。

  2014年6月,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和世界500强德国汉莎膳食服务(香港)有限公司(汉莎天厨亚太区总部)进行合作。如今温州机场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共有100名一线工作人员,目前他们主要服务于越南航空、澳门航空、国航等20多家国内外航空公司,日均配餐量8000多份,日最大配餐量12000份,占温州机场配餐总量的90%以上,这中间还包括经济餐、头等餐及不一样的种类的机组餐等。

  “因为在飞行过程中,人的味蕾会发生明显的变化,所以吃起饭来,感觉会没有在地面上好吃,其实我们做饭菜时,是一样的用心。”对于有的旅客反映航空餐味道不理想,林式崇笑着这样回答。(记者王雄涛)